严重精神障碍的定义
2013年5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界定了严重精神障碍。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伴发的精神障碍。
严重精神障碍的特点:发病率高(1%)、致残率高(92.5%--98.2%)、复发率高(一年内40.8%)、无业率(61.5%)、家庭人均年收入低(67.2%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受教育年限低(平均6±4年)。
严重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重: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0年全球精神障碍的成本接近2.5亿美元,并且到2030年预计增加到6亿美元以上。我国精神障碍患者总人数已经超过一亿,其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有约1600万人,疾病负担重[1]。
疾病带来的影响:
生理方面:肥胖、躯体疾病、药物副作用(行动迟缓、目光呆滞、静坐不能、震颤等)、智能减退(记忆力、注意力下降)。
心理方面:敏感、多疑、不自信;病耻感;情感淡漠;情绪低落。
社会方面:社会活动缺乏;家庭沟通、支持的减少;职业能力的缺失;经济的压力;社会生活常识和技能的缺乏。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精神康复是现代精神疾病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发达国家已经是常规临床服务项目并成为一个成熟的亚专业。在我国处于发展期。
目的: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功能缺陷;降低精神残疾程度;预防精神疾病复发。
精神康复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住院治疗、院内康复、社区康复。
常见的精神康复护理技术:自理能力训练、独立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疾病的自我管理、心理康复等。
自理能力训练: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从患者基本功能开始训练,使患者重新建立自我服务的意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逐渐恢复原有的生活技能,适应家庭与社会环境。
生活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个人卫生、合理着装、,整理内务、理财、如何乘坐交通工具等。
社交技能训练:通过社交技能训练,提供患者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能力,能较好地与他人沟通,表达个人需求、权利。
职业技能训练:组织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逐渐恢复劳动能力,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让患者恢复信息,实现自我价值。
我院现在开展的职业技能训练内容:汽车电源线加工、洗车、快递收发、蔬果种植、手工制作等。
表1 2024年临床心理治疗新技术学术会患者作品义卖
表 2 精康人员在驿站进行快递收发
表 3在院精康人员职业康复训练之洗车
表 4 在院精康人员“一路粽有你”端午主题活动
参考文献[1](冯一平,2022;罗曼,2022;精神医学杂志,2012;中华精神科杂志,2012;中华精神科杂志,2018
Lancet,2013,201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14;Lancet Psychiatry,2016;中国卫生经济,2013
(供稿: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工娱疗室 李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