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作息不规律、工作精神压力增大等因素的影响,失眠的人也越来越多,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每年出现失眠症状人群约占27% 且与年龄呈正相关[1]。中国成年人失眠症状发生率则约占38.2%,且仍呈上升趋势[2] ,其严重影响着人们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
失眠有哪些表现?
失眠有哪些危害?
失眠怎么治疗?
西医疗法:
西医治疗失眠主要以口服镇静类及抗抑郁抗焦虑类药物为主,虽可改善失眠症状,但极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依赖及停药易复发问题。
中医疗法:
失眠在中医里也称为“不寐、目不寐、不得卧、目不眠”,病因较为复杂,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逸失调、思虑过度、年迈体虚等,临床上常见证行可分为瘀血内阻、痰热扰心、肝郁化火、心肾不交等证型。中医药在治疗失眠上具有独特优势,以整体观为指导,辨证施治,可获事半功倍之效。常见方法有:
2、药枕
3、穴位贴敷
4、耳穴
5、五行音乐疗法
五行音乐与证型关系
五音 | 证型 | 曲目 |
角 | 肝郁化火证 | 《江南丝竹乐》《春风得意》《江南好》 |
徵 | 心虚胆怯证 | 《花好月圆》《喜洋洋》 《喜相逢》 |
宫 | 心脾两虚证 | 《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月光奏鸣曲》 |
商 | 痰热内扰证 | 《阳春白雪》《江河水》 《走西口》 |
羽 | 阴虚火旺证 | 《二泉映月》《梁祝》《梅花三弄》 |
6、针灸
针灸作为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失眠的方法之一,疗效确切。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医生根据相应的证型选择相应的穴位,通过针刺、艾灸来进行刺激,以达到舒筋通络,安神助眠之功效。
目前,中医在治疗失眠(不寐)上疗效和安全性已经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且在临床工作中具备辨证施治、个体化、经济简单、安全有效等优势。
(供稿: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赖祥俊)
参考文献
[1]佚名.2017中国睡眠数据与建议[J].健康管理,2017(6):97-99.
[2]夏公旭,杨晓辉.失眠可能是情志“作祟”[J].中医健康养生,2020,6(1):42-44.
[3]朱琳,张晓琳.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 21(15):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