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最近随着气温持续升高,许多人选择周末带上家人邀约三五好友去溪边露营野餐,弄个BBQ,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夏天踩着冰凉的溪水,躺在帐篷里欣赏独特的美景,好不惬意!但有个别熊孩子却不让父母省心,脱离视线一会儿就会作妖:直接喝溪水,甚至生吃溪蟹。殊不知这样会增加感染卫氏并殖吸虫的风险。
一、什么是卫氏并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属呼吸系统与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是人体并殖吸虫病的主要病原体,也是最早被发现的并殖吸虫,因该虫的成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肺部,故又称肺吸虫。
二、卫氏并殖吸虫是如何感染的?
感染了卫氏并殖吸虫的病人和犬、猫等的痰及粪便常污染溪水,造成淡水蟹、蝲蛄感染,人因生饮溪水,生吃、半生吃、腌吃和醉吃食入含活囊蚴的淡水蟹或蝲蛄而感染。囊蚴在消化液作用下,幼虫在小肠内脱囊而出,发育为童虫。童虫借吸盘和前端腺分泌酶的作用,穿肠壁进入腹腔,徘徊于各脏器之间或邻近组织及腹壁处。经1~3周穿过膈肌至胸腔入肺,破坏肺组织并形成虫囊,虫体在囊内逐渐发育为成虫。有少数童虫或成虫可侵入皮下、脑、肝、脊髓和眼等处形成异位寄生。
三、卫氏并殖吸虫如何致病?
卫氏并殖吸虫的致病主要由童虫和成虫在组织器官内移行和寄居以及虫体的毒性分泌物或代谢物的刺激和损伤引起。疾病早期的病变主要是童虫移行引起的组织破坏、出血和炎症反应,包括各脏器的浆膜炎和腹膜炎以及脏器间的广泛粘连等。
四、得了卫氏并殖吸虫病有哪些症状?
主要有咳嗽、多痰(痰多呈铁锈色或果酱样)、胸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腹壁、胸背部和头颈等处可见其皮下出现游走性包块或结节,包块大小不一,触之可动。如果虫体进入颅腔会出现阵发性剧烈头痛、癔症样发作、癫痫、瘫痪、视力障碍等颅内占位性病症;若虫体侵犯脊髓,会有下肢无力、麻木、大小便失禁,甚至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瘫痪等脊髓受压的临床表现。
五、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在哪些地区流行?
卫氏并殖吸虫主要流行于日本、朝鲜、俄罗斯、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泰国和非洲及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我国除西藏、新疆、内蒙古、青海和宁夏未有病例报道外,其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报道。本病多流行于山区或丘陵地带。
六、卫氏并殖吸虫病怎么防治?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倡不生食、半生食螃蟹和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用疫区生水是预防本病最重要的措施。吡喹酮具有不良反应小,疗程短及服用方便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最理想药物。一般患者的治疗剂量为每次25mg/kg,每日3次,连服3d。脑型病人和重症感染者应延长治疗时间。
七、结语
我国幅员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人民的生活与生产习惯复杂多样,使我国成为寄生虫病严重流行国家之一。由于市场开放及饮食习惯的变化,一些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率在部分省市明显上升,伴随对外交往和旅游业的发展,一些国外寄生虫和媒介节肢动物的输入,给我国人民健康带来新的威胁。总之,我国寄生虫种类多,分布范围广,感染人数多,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供稿: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检验科 吴国林)